——港源公司管理團隊瑞金紅色教育之旅
2020年8月21日下午,港源公司的管理層分別從溫州、湖北和深圳三地出發(fā),踏上了“紅色之旅”的征途,到達紅色故都“共和國搖籃,紅軍長征出發(fā)地”——江西瑞金,接愛紅色革命精神教育。
8月22日上午9:00,港源公司管理層會議在蘇區(qū)干部學院金和大酒店三樓會議廳舉行,并參加了項目管理課程培訓。
公司總經(jīng)理盛黎明先生在會上發(fā)表了重要講話,從公司戰(zhàn)略層面上做了重要的部署,明確未來五年目標及十年規(guī)劃。在這個歷史的紅色圣地,舉行公司的管理層會議,意義非凡。
8月22日下午,團隊參觀了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,參觀“瑞京號”軍艦、“一蘇大”陳列館、“一蘇大”會址、國家郵政局、國家銀行、紅色華夏通訊社、中共蘇區(qū)局、毛主席舊居、紅軍廣場。
在紅軍廣場上,港源的共產(chǎn)黨員在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,舉行了一次莊嚴的入黨宣誓儀式,重溫入黨誓詞。
在警衛(wèi)營里現(xiàn)場教學:聽黨校朱慧琳老師講述《八子參軍》的故事。
“八子參軍”的故事,在江西瑞金可謂家喻戶曉。這個故事,中共瑞金市委黨校朱慧琳老師已經(jīng)講述了2000多遍,每次講起,她依然會哽咽。
8月22日下午,在江西省瑞金市葉坪舊址群,朱慧琳再一次動情地講述這個故事,我們的思緒也隨之被拉回那段充滿奉獻與犧牲的長征歲月。
楊榮顯是瑞金沙洲壩下肖區(qū)七堡鄉(xiāng)第三村村民,有8個兒子,家中窮得“上無片瓦,下無寸地,身穿破衣裳,家無過夜糧”。共產(chǎn)黨來了,給他們家分了田分了地,幾個兒子也娶上了媳婦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1931年11月,蘇維埃臨時政府在葉坪成立的第二天,楊榮顯高高興興地帶著大兒子、二兒子報名參軍。臨走時,他對兩個兒子說:“兒啊,跟著紅軍好好干,你們的孩子我會照看好。”不幸的是,不到3個月,兩個兒子便戰(zhàn)死沙場。
1932年10月,為扼殺新生的紅色政權,蔣介石又糾集40萬兵力,對蘇區(qū)實行大規(guī)模的軍事“圍剿”。在前方戰(zhàn)事吃緊、后方兵源短缺的情況下,蘇維埃政府發(fā)出“擴紅支前”的號召。老三對父親說:“沒有紅軍,我們哪來的田?哪來的地?哪來今天的好日子?媳婦也支持我去當兵!”楊榮顯老人含著淚水點了點頭。第二天,楊榮顯就把6個兒子送去報名應征,由于老七、老八年紀太小,沒有被批準參加紅軍。后來,倆人瞞著楊榮顯,夸大年齡報名參加紅軍。蘇區(qū)軍民經(jīng)過艱苦作戰(zhàn),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“圍剿”??蓷罴业睦先?、老四、老五、老六也都先后犧牲在戰(zhàn)場上。時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的鄧小平聽說了楊榮顯的事,專門派人看望老人家,并告訴他,部隊決定,無論如何也要幫他找到老七、老八,把哥兒倆送回老人身邊,可楊榮顯怎么也不答應。幾經(jīng)周折,組織終于在廣昌戰(zhàn)役的戰(zhàn)場上找到了老七、老八。哥兒倆說,等打完這一仗再回去??删褪沁@一仗,兄弟倆再也沒有回來。
楊榮顯一家八子參軍,前仆后繼、壯烈犧牲的事跡,是瑞金人民傾盡所有、支援革命戰(zhàn)爭的縮影。當年,只有24萬人口的瑞金,有11萬多人參軍參戰(zhàn),5萬多人為革命捐軀。
名都沒有留下。說到這里,朱慧琳再次哽咽。她說,自己身邊還有許多老百姓傾盡所有、為革命奉獻的動人故事。感動的讓人熱淚盈眶。
離開了葉坪革命舊址群,大約20分鐘的車程來到了紅軍第一村------華屋,接受瑞金黨校講師溫娟華的現(xiàn)場教學,講述《十七顆松》的感人故事。巧合的是在四年前的今天 (2016年8月22日)李克強總理也來到了華屋實地調(diào)研,考察農(nóng)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工程的進展,華屋成為精準扶貧的示范村,紅軍村。
接著我們還參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,接受鐘吉林老師的現(xiàn)場教學:《一生守望》。
故事講述的是在1934年,朱吉薰走上長征之路,之后就再也沒有消息。而他的妻子陳發(fā)姑常常倚在家中門框邊,一邊唱著送行時的歌謠,一邊眺望村口,盼夫歸來。這一等,就是75年。從青絲等到白發(fā),一直等到雙目失明,一直等到她2008年去世。丈夫走后,陳發(fā)姑每年總要挑一把的稻草,為丈夫打一雙草鞋。陳發(fā)姑去世時,她的床前還整齊擺放著親手做好的75雙草鞋和布鞋。我們在場的每一位聽完了陳發(fā)姑故事,都被她對革命的堅定信仰所打動。
晚上在“浴血瑞金”景區(qū),觀看江西省首部大型實景演出《浴血瑞京》,仿佛“穿越”回8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?!对⊙鹁穼嵕把莩鲆?ldquo;大柏地戰(zhàn)斗、蘇維埃共和國成立、長征出發(fā)”三個重大歷史事件為篇章,將《八子參軍》《十送紅軍》《一生守望》等真實故事串聯(lián)其中,通過200多人現(xiàn)場演藝和現(xiàn)代聲光技術融合,生動再現(xiàn)蘇區(qū)時期戰(zhàn)火紛飛、建政為民、軍民魚水情深的感人故事,讓游客猶如“穿越”一般,“零距離”觀看紅色故事,體驗“沉浸式”旅游的震撼。
8月23日早上七點,我們乘車前往共和國搖籃景區(qū)、國家5A級景區(qū)——紅井主題公園,參觀執(zhí)行委員會舊址、人民委員會舊址、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時刻想念毛主席”——紅井。
紅井,是蘇區(qū)時期,毛澤東親自帶領干部群眾一起開挖的,它是當時黨和蘇維埃政府密切聯(lián)系群眾、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歷史見證。沙洲壩是一個干旱缺水的村莊,1933年9月的一天,毛澤東帶領幾個紅軍戰(zhàn)士在村前幾十米的地方進行了水源的勘探,并破土動工,群眾見毛主席親自在開挖水井,也紛紛帶著工具一起動手,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,一股泉水噴泉涌而起,井終于挖好了,并用卵石砌成,此后,其它沙洲壩村的村民也紛紛開挖水井,村民們的吃水問題終于解決了。1950年,瑞金人民為迎接南方老根據(jù)地慰問團的到來,維修了這口井并取名為“紅井”,同時,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,書寫著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時刻想念毛主席”,以示沙洲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激之情,后又將木牌改為石碑。董事長在此留影。
最后一站,在董事長的帶領下,我們登上江西省十大名山之一——羅漢巖。
羅漢巖景區(qū)以丹霞飛瀑、幽谷湖潭、奇峰怪石、佛教圣地、綠灣候鳥等特色而文明遐邇。碧水丹山,秀麗多姿,冬暖夏涼,實乃天然氧吧,令人流連忘返。同事們還扮演當年的紅軍,穿上軍裝合影留念。
8月24日清晨,我們收拾行囊,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。這次瑞金紅色教育之旅,讓我們深刻學習了蘇區(qū)的精神,那就是:“堅定信念、求真務實、一心為民、清正廉潔、艱苦奮斗、爭創(chuàng)一流、無私奉獻”。將來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發(fā)揮積極的作用。
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我們港源公司全體員工一定堅定信念、求真務實、艱苦奮斗,為成為行業(yè)一流品牌而不懈努力。